第四扇門(La Quatrieme Porte)
- 類別:偵探推理
- 作者:保羅‧霍特(Paul Halter)
- 譯者:葉韋利
- 出版社:春天
- 出版日期:2008年04月
※1987年法國干邑偵探小說獎得獎作品
※2007年版密室書單選書[1]
「應該對現在還勇敢挑戰不可能犯罪的作者送上掌聲」
──二階堂黎人《約翰‧狄克森‧卡爾的全作品論》
喜愛本格黃金時期作品的同好,特別是卡爾書迷,必讀作者名單應列上「保羅‧霍特」的大名。
1956年,保羅‧霍特出生於法國,深受英國作家「謀殺天后」阿嘉莎.克莉絲蒂(Agatha Christie)、G‧K‧卻斯特頓(Gilbert Keith Chesterton),以及美國作家「密室之王」約翰‧狄克森‧卡爾(John Dickson Carr)影響,特別是後者,霍特不僅在氣氛醞釀,連同技法上都極為神似卡爾,甚至筆下神探泰士特博士(Alan Twist)原型都出自卡爾筆下的神探菲爾博士(Dr. Gideon Fell)[2],嚴謹而完美地繼承卡爾風格,為他搏得「約翰.狄克森.卡爾的接班人」、「法國約翰.狄克森.卡爾」的美譽,在2007版密室書單榜上,霍特「不可能犯罪」作品的質量也最接近卡爾、甚至足與卡爾匹敵。
本書是作者的第二部長篇,也令他嶄露頭角,既然是繼承卡爾風格的作品,自然運用不少哥德式小說元素:密室、鬼屋、招魂儀式、分身......,成功地建構複雜與怪奇的謎團,其中包含了三則不可能犯罪:密室、密室、無足跡殺人,核心的密室詭計非常精采,怪奇詭譎的氣氛營造也拿捏得恰到好處,但不同於卡爾反覆堆砌相似句子醞釀氣氛的筆法,霍特的筆調輕快中帶著詼諧,類似克嬸,卻同時保有陰森的氛圍,夜半讀來更加能感受作者筆下的渲染力,除了札實的結構與精鍊的筆法,作者還巧妙地運用歷史元素「史上最偉大的魔術師胡迪尼(Harry Houdini)」,甚至翻新某項本格手法(詳如後述),情節急速轉折之餘,再添驚人的意外性,開創不同於黃金時期作品的嶄新寫法。
很難想像本書居然僅是作者初出茅廬的作品,且尚有其他評價逾越本作的超級傑作(如對岸已出版的《第七重解答》、《犯罪七大奇蹟》等),令人非常期待有機會能一覽霍特的其他傑作。
當然本書也不是完美無暇,如詭計的組合上不是非常綿密,略帶著斧鑿痕跡,考量本作屬於霍特早期作品,且在卡爾與解謎黃金時期遠逝的現今,還能讓讀者再次體驗進化版本格推理的魅力,感動之餘也沒什麼好值得挑剔的。
附帶一提,今天(3/24)是胡迪尼的137歲冥誕,注意到Google首頁的圖示[3]了嗎(如下圖)?一起向大師致敬吧:)
[1]Locked Room Library
http://www.mysteryfile.com/Locked_Rooms/Library.html
[2]推薦博客來書介及既晴的導讀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97310
[3][醒報]魔術大師胡迪尼冥誕 谷歌首頁慶祝
http://udn.com/NEWS/WORLD/WOR4/6231480.shtml
以下談論前述的某項手法,涉及謎底,未讀勿入。
該手法即敘述性詭計,而且還是變化型的敘述性詭計,將「書中書」、「失憶」、「敘述者即兇手」等常見技法巧妙組合,讓人想起某部克嬸名作以及綾辻行人某部作品,雖然這也是本書最受爭議的部份,從博客來的讀者書評,可見到兩極化的評價,但就個人觀點,霍特的巧思以及開創本格新局的企圖心值得讚賞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