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撒旦之屋(The House at Satan's Elbow)

M04572263_big   

  • 類別:偵探推理
  • 作者:約翰‧ 狄克森‧卡爾(John Dickson Carr)
  • 譯者:嚴韻
  • 出版社:臉譜
  • 出版日期:2009年09月

 

 

氣氛陰森、鬼影幢幢的大宅邸中,怪事層出不窮,
是因為中了撒旦的邪惡詛咒,抑或這根本就是惡魔從未離去的棲身之所?……

密室之王約翰.狄克森.卡爾晚期代表作;
向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發起人之一,摯友克雷頓.勞森致意的精采故事。

  在英格蘭東南部,索倫海峽深深橫亙在漢普郡海岸及懷特島之間,有一處海岸突出一片平地,稱為「撒旦之肘」。十八世紀脾氣暴躁的絞刑法官在此建造了一棟氣氛黯淡詭譎的豪宅,人稱「撒旦之屋」。即使增添了方便的現代設施,儘管四周是鄉間美景,但在天黑後,總是讓人想回頭看看身後是不是有什麼東西……

  性格酷似老法官的大家長老巴克里過世後,「撒旦之屋」不但鬼影幢幢,甚至發生了鬼影在密室中朝人開槍、穿牆而過的不可思議事件,而第二份、第三份遺囑還在屋中不同角落被發現……

  「撒旦之屋」中的鬼影是老法官陰魂不散,還是大家長老巴克里的遺言尚未交代完全?正在上演遺產繼承戲碼的「撒旦之屋」,真的是受到詛咒、充斥魔鬼意念的不祥之地嗎?

 

 

「直到最後為止,卡爾並未背叛書迷,還是讓我們看見密室殺人

──二階堂黎人《約翰‧狄克森‧卡爾的全作品論》

 

1965年出版,卡爾晚期的代表作。

晚期的卡爾因眼疾、酗酒、服用安眠藥等因素健康欠佳,1963年突然中風以致左手癱瘓[1][2],只能以單手持續創作,本書是卡爾在病中持續向密室詭計挑戰的作品

結合擅長的「古宅鬼影遺囑」等元素,組合兩起密室事件作為基本架構,可謂相當札實,氛圍營造依舊出色,布局仍維持水準,只是謎團設計已缺乏巔峰時期的創造性,解答合理中缺乏意外性,僅稱上「中規中矩」的水準之作。

讀過卡爾巔峰時期作品的讀者可能不習慣這樣的卡爾,在布局的框架上一板一眼地說著故事,即便結構精彩、氛圍一流,比起先前作品的才氣煥發,仍缺乏曲折離奇的妙筆與巧思,但考量這是卡爾與病魔奮戰下的產物,又不禁令人佩服,沒有千錘百鍊的蓄積與堅持到底的執著,是無法拖著中風後的病軀維持這般寫作水準,儘管本書難臻一流作品之林,但巨匠的黃昏之作讀起來總是有著格外的惆悵與感動,惆悵著英雄遲暮之餘,卡爾對密室的堅持讓我在心中留在深刻的感動。

 

[1]
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John_Dickson_Carr

[2]

http://www.douban.com/note/58494863/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pell 的頭像
    spell

    雪中足跡

    sp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