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玩具店不見了(The Moving Toyshop,1946)

9789573258254.jpg      

  • 類別:偵探推理
  • 作者:艾德蒙.克里斯賓(Edmund Crispin)
  • 譯者:朱恩伶
  • 出版社:遠流
  • 出版日期:2006年08月

 

 

  洋娃娃不見了,老婆婆不知死到哪裡去了,玩具店一夜之間竟變成了雜貨店……

  英國詩人凱德根,抵達牛津已是午夜時分。他走在夜深人靜的街道上,想找個地方暫歇一宿,結果一個意外的抉擇,他走進了大門未鎖的玩具店,發現了一具女屍,接著在驚慌中被人敲昏頭,醒來時玩具店不但不見了,而且還變成了雜貨店!更荒謬的是,幾天之後這家玩具店,居然出現在另一個地點!這究竟是怎麼回事?是魔法?是詛咒?其中隱藏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?

 

1946年出版,屬於古典解謎類型,謀殺專門店系列選書

 

故事的場景設定在歷史悠久、洋溢著人文氣息的大學城──英國牛津,城中一家玩具店深夜裡發生了謀殺案,但這家玩具店天亮之後就不見了,變成另一家雜貨店,宛如惡夢的開幕,讓我一度誤以為本書類似EQ〈上帝之燈〉以哥特風格作為基調,旋即教授神探喬維斯.費恩(Gervase Fen)的登場,氛圍有著意想不到的轉變。

 

如同多數的古典解謎作品,本書也塑造了「偵探與助手」,扮演偵探的費恩是牛津大學英文系系主任,機智、果斷外,還帶著幾許輕狂,每日開著他誇張的跑車在大學城裡橫衝直撞,說起話來引經據典,而助手則是遇到詭異事件的詩人,兩人一搭一唱,左一句詩詞,右一句評論,緝凶過程中不忘搖頭晃腦地肆意炫博,大學城的人文風情與登場角色們的言行舉止,經由作者生動描寫彷彿歷歷在目,至於謎底及推理部分,則不若謎面精彩,也不是作者刻意經營的重點,「鬧劇」式的滑稽表現才本書特色以犯罪小說而言,本書血腥味鮮少,結合動作、喜劇效果,使偵查宛如誇張矯情的舞台劇,別具不同於其他古典解謎作品的獨特魅力。

 

異想天開的情節構想、瘋癲輕狂的角色們、戲謔詼諧的對話、生動活潑的偵查過程,在人文氣息濃厚的大學城交織成趣,卷末巧妙地引用波普(Alexander Pope,1688–1744)〈秀髮劫〉(The Rape of the Lock,1712)的詩句作結,詮釋相當道地。

 

「她們懷著各自不同的虛榮心,移動著心中的玩具店......」

With varying vanities, from every part,

They shift the moving toyshop of their heart

 

總結來說,本書堪稱「結合『犯罪小說』和『輕喜劇』的典範」,在陷入瓶頸的古典解謎創作中以奇想與詼諧另闢蹊徑,只可惜限於文化背景的歧異,許多「掉書袋」的橋段讀來難免隔閡,此外,本書的詭計部分也平淡無奇,若閱讀前能做好「看鬧劇」的心理建設,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閱讀樂趣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pell 的頭像
    spell

    雪中足跡

    sp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