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睡的人面獅身 (THE SLEEPING SPHINX,1947)
- 類別:偵探推理
- 作者:約翰‧狄克森‧卡爾(John Dickson Carr)
- 譯者:易萃雯
- 出版社:臉譜
- 出版日期:2006年04月
戰爭結束後,唐納.何頓回到熟悉的倫敦,謠傳昔日戀人希莉雅.德沃何發失心瘋,只因希莉雅不相信姐姐瑪歌死於單純的腦溢血──她認為有個冷血凶手奪走瑪歌的性命,那個人就是她的親姊夫索雷.馬許。但當初負責驗屍的醫師並不認同希莉雅的看法,甚至暗示希莉雅應該求助心理醫師。此時,菲爾博士受好友海德雷督察長所託,繞來此地一探究竟……
菲爾博士聽取兩造說法後宣布:「兩邊都說謊,但兩邊都誠實,而且都不是殺害瑪歌的凶手。」菲爾博士顧不得解釋,連忙趕赴墓地做一項重要的檢驗。墓室是石造的,入口的門鎖當年被貼上蓋有人面獅身像的封印──未被破壞的封印顯示這座墓室確實被人面獅身守護著,無人能夠進出。但一踏進墓室,映入眼簾的竟是讓人無法相信的景象:四具各重達八百磅的棺木,像被巨人力士抬起推落般一片混亂,地上一層均勻且不留腳印的細沙,記錄著不可能有人踏進墓室一步……這難道是瑪歌的怨靈作祟,還是誰別有企圖?誰才是真正的凶手?
卡爾中後期作品,菲爾博士系列,屬於「Whodunit」類型。
戰後男子回歸故鄉尋找昔日的戀人──希莉雅,卻聽聞眾人流傳希莉雅已發瘋,只因希莉雅認為其姊瑪歌死因不單純只是腦溢血,而是遭姊夫索雷(也是男子的好友)殺害,甚至希莉雅聲稱看到鬼魂。
希莉雅真的瘋了嗎?
希莉雅真的看到鬼魂嗎?
瑪歌真的慘遭索雷殺害?
多重疑點中,菲爾博士喜感十足地登場,但菲爾在聽取相關證詞後,留下看似相悖、令人更加困惑的結論,隨即趕往下一場景──墓地。
「兩邊都說謊,但兩邊都誠實,而且都不是殺害瑪歌的凶手。」
為什麼?
究竟殺害瑪歌的真兇是誰?
菲爾的登場無助於釐清疑團,反而讓讀者滿腹疑竇。
而墓室中的離奇現象,更將懸疑、驚悚的氛圍徹底發酵。
「有人在棺木之間跳了場死亡之舞,但卻沒在沙上留下足蹟。」
雖然這個密室之謎非常小巧,謎底也很簡單,但卡爾卻運用得巧妙,徹底發揮密室的詭譎性質,與前面建構的疑團相輔相成,引人入勝。
傑作《綠膠囊之謎》以十項謎題編織謎團,本書則利用看似「矛盾」的證言構築疑點,利用小巧的密室謎團烘托,雖然整體而論不能與巔峰期的傑作相比,但情節安排的巧思與撲朔迷離的布局卻毫不遜色。
故事節奏懸疑而緊湊,夾雜著男女主角的羅曼史、卡爾式的幽默緩和,偵探菲爾博士大爆走的角色刻劃亦添加不少趣味。
驚悚的謎面以外,設局方面卡爾也技巧性地將線索散落在各細節中,緊扣著心理與精神疾病,解答自然也離不開心理層面,這似乎是卡爾喜愛的解謎方式之一,如《綠膠囊之謎》側寫毒殺案兇手的心理,《耳語之人》提到吸血鬼形象與某精神病徵的關聯,本書則針對另一種精神疾病進行探討,逐步展開推理,足見卡爾在此方面做了不少功課。此外,卡爾也將真兇隱藏得很好,真相出人意表。
本書滿溢著不可能犯罪的詭譎氛圍,向來是卡爾招牌的密室詭計卻僅扮演提味用的醬料角色,可見此刻卡爾的詭計創造能力已日益枯竭,即使如此,卡爾在氛圍掌控與情節安排的功力依舊精湛,懸疑的故事中夾雜著羅曼史及卡爾式的幽默,給人不少閱讀上的驚喜,雖然本書在卡爾作品中難以擠身一流傑作之林,但仍是本值得一讀的佳作。